不悔改都要滅亡
馬太福音21:18-19;馬可福音11:12-14;路加福音13:1-9
詩歌:晚禱
1. 若我今日傷害他人心靈,若我今日使別人走錯路,
若我今日照己心意偏行,求主赦免。
2. 若我今日言語不合體統,若我今日不關懷人需要,
因此使別人受傷害虧損,求主赦免。
3. 若我今日對人冷落頑梗,若我今日只顧貪圖安逸,
不願堅守神所交付職分,求主赦免。
4. 求你赦免我所承認眾罪,求你赦免隱而未顯罪愆,
求你常常引導愛護保守。阿門,阿門。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閱讀或視聽經文。
靈訓:
一個猶太學生問老師:“拉比,為什麼每次我問您問題,您總是用另一個問題來回答?” 拉比回答:“那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 當耶穌繼續朝耶路撒冷行進時,他遇到四個場景,每個都有問題要他回答。“向智慧人提問是智慧的開始。”一則德國諺語說。不是每個向主提問的人都懷著正確的動機,但這沒有影響耶穌教導他們需要知道的東西。當你研究路加福音十三章裡耶穌的回答時,你會更多瞭解耶穌和他的服侍,也更清楚如何過討神喜悅的基督徒生活。
1. 關於公正的政治問題(路十三1–9) 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與猶太人並不交好,因為他對後者的宗教信仰麻木不仁。比如,他將羅馬官方旗幟帶進耶路撒冷,這就惹惱了猶太人,他們痛恨在聖城裡放凱撒的像。彼拉多威脅要殺掉示威者,他們卻情願去死!看到他們心意已決,總督心軟了,將旗幟移到凱撒利亞,但那也無法消除猶太人的敵意。 路加福音十三章1節提到的暴行,可能起因於彼拉多“挪用”聖殿金庫裡的款項,興建高架引水渠,從而引起大批猶太人聚集抗議。彼拉多命士兵穿著便衣,混在暴動的民眾中間。士兵用隱蔽的武器殺害了很多手無寸鐵的無辜猶太人,而這只能加增猶太人對總督的仇恨。 耶穌在朝耶路撒冷行進,所以他講論彼拉多的話,肯定會在到達之前傳到那裡。如果耶穌不理會這個問題,群眾就會控告他偏向羅馬,對猶太人不忠。但如果他為猶太人辯護,控訴彼拉多,他就會與羅馬人起爭端,這樣猶太領袖就有藉口將他逮捕。 主將整件事提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完全避開了政治。耶穌沒有討論彼拉多的罪,他針對的是向他提問之人的罪。耶穌以提問來回答他們的問題! 一開始耶穌就指出,人類的各種悲劇不總是神的審判,我們“扮演神”施行審判是錯的。約伯的朋友就犯了這樣的錯,他們說約伯受苦,就證明約伯是罪人。我們若用這種方法看待悲劇,就很難解釋先知和使徒的受苦,甚至主耶穌自己的受難。 “你們如何解釋西羅亞樓倒塌時壓死18個人呢?”耶穌問,“那不是彼拉多的錯。難道是神的錯嗎?我們要責怪神嗎?被壓死的18個人當時正在幹活,然而他們還是死了。他們並不是在抗議或搗亂。”耶穌繼續用他們的論點推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倘若神確實用這種方式懲罰罪人,那他們自己最好悔改,因為所有人都是罪人!問題不是“這些人為什麼死?”,而是“你有什麼權利活著?”沒有一個人是無罪的,所以我們最好做好準備。 討論別人的死,比面對我們自己的罪和可能的死亡容易得多。我問一個朋友,他所在的城市死亡率是多少,他回答:“每人一份。”隨後又補充道:“從未死過的人正在死去。” 根據利未記十九章23至25節,新栽的樹所結的果子前三年不能吃;第四年的果子屬神;直到第五年,農夫才能收穫屬自己的無花果。但這個人已經等了七年!難怪他想砍掉這棵無用的果樹! 這個比喻對個人和以色列都適用。神是滿有恩慈、恒久忍耐的(彼後三9),他苦口婆心地勸我們悔改,結出果子(太三7–10)。神有全權將我們砍下,但因著他的慈愛,神赦免了我們。然而,我們絕不能怠慢神的良善和恒久忍耐,因為審判之日最終會來到。 樹也使我們想起神對以色列的特殊恩惠(賽五1–7;羅九1–5)和忍耐。主在地上服侍期間,神等了三年,以色列人沒有結果子。神又等了四十年,才許可羅馬軍隊毀掉耶路撒冷和聖殿。那些年裡,教會向以色列人有力地見證了福音。最終,這棵樹被砍倒了。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個比喻是開放式的,因此聽眾得要補上結論。(約拿書也用了這種方法。)特殊照料有結出果子嗎?那棵樹被饒過了,還是被砍倒了?我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們可以對照自己的生命來回答!再一次,問題不是“那棵樹怎麼樣了?”,而是“我會怎麼樣?” 神正在尋找果子。他不接受替代品,現在就是悔改的時候。下次你聽到奪去多人性命的慘劇時,請捫心自問:“我是白占地土呢,還是在為神的榮耀結果子?”馬太福音與馬可福音都有類似的記載,但是是在進耶路撒冷之後的不同場景。
默想:
我是白占地土呢,還是在為神的榮耀結果子?耶穌的答案如同當頭棒喝!「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其實我也是該死的,不比橫死的人有義,然而 神還憐憫我,給我機會活下去。我怎能白占地土,不去為神的榮耀結果子呢?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拯救了我,得以服事 神,其實我也是該死的,不比橫死的人有義,然而 神還憐憫我,給我機會活下去。求祢幫助我不白占地土,而能去為神的榮耀結果子!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