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靈修

神子干犯安息日

約翰福音5:10-18

詩歌:恩典的記號

站在大海邊
才發現自己是多渺小
登上最高山
才發現天有多高
浩瀚的宇宙中
我真的微不足道
像灰塵 消失也沒人知道

夜空的星星
彷彿在對著我微微笑
輕聲告訴我
一切祂都看見了
我所有掙扎
所有軟弱和跌倒
將成為主恩典的記號

當我呼求 耶穌聽見我的禱告
千萬人中 祂竟關心我的需要
走過的路 有歡笑有淚水
都留下 主恩典的記號

在風雨中 耶穌將我緊緊擁抱
我深知道 祂是我永遠的依靠
走過的路 有歡笑有淚水
將成為 主恩典的記號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視聽或閱讀經文。

播放視頻

靈訓:

這個神跡要是不行在安息日,就不會惹來麻煩。主耶穌完全可以早來一天或者多等一天,可他就是要引起宗教領袖們的注意。後來,耶穌又刻意在安息日治好了一個瞎子(約九1–14)。要知道,文士們早已列出了安息日禁止去做的39件事,其中一條就是不能背負重物。所以,這個癱子得了奇妙的解救並沒有令宗教領袖歡欣鼓舞,他們反倒責備他拿著褥子走動,說這是違反了律法。 要理解這人與耶穌的關係並不容易。沒有證據表明他歸信了基督,但我們也不能說他與救主敵對。事實上,耶穌在聖殿裡找到他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是誰治好了自己。無疑,他去聖殿是向神謝恩,並獻上合宜的祭物。你也許覺得有點奇怪,他怎麼沒有主動親近醫治他的那位主?但事實上這樣的人多得是,他們心懷感激地接受恩賜,卻忽略了那位賜恩的神。 那人“告發”耶穌是出於恐懼嗎?我們不得而知。猶太領袖們至少不再理他,而是把指控的矛頭直接指向耶穌基督。與約翰福音九章裡被醫治的瞎子不同,這個人並沒有被趕出會堂。主的話(約五14)暗示這人癱瘓是他犯罪的結果。但是,主曾對那個被人從房頂縋下來的癱子說,他的罪被赦免了,卻沒有對這個人這樣說(見可二1–12)。可見,雖然親身經歷了振奮人心的神跡,卻可能仍然沒有得救,上不了天堂!

2.爭論(約五16–18)猶太領袖並沒有控告那個被治好的癱子,儘管他違反了律法,但他們卻開始逼迫主耶穌。作為信仰的守護者,猶太公會(宗教管理議會)為了防止某些假先知出現,領百姓偏離正路,凡有新的傳道人和教師露面,他們都要負責調查。他們曾調查過施洗約翰的事工(約一19及以下),現在又來審查耶穌的事工。耶穌曾在安息日治好了一個被鬼附的人(路四31–37),因此公會已經對他起了疑心。在約翰福音五章記載的神跡發生之後,耶穌還會為在安息日掐麥穗的門徒辯護(太十二1–8),又在安息日治好一個手枯乾的人(太十二9–14)。他是在故意挑戰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律法主義傳統。因為他們已經把安息日——神給人類的恩賜——轉變成了充斥著規條和限制的監牢。 當他們拿耶穌“不合律法的舉動”來質問他時,耶穌僅僅回答說,自己只是在做父所做的事!神在安息日的安息已經被人類的罪所破壞(見創三),而自從人類墮落以後,神就一直在尋找失喪的罪人並拯救他們。但是耶穌說話時沒有像猶太人通常那樣用“我們的父”,而是說“我父”,他這是在宣稱自己與神同等。 猶太領袖馬上弄懂了耶穌的聲稱意味著什麼,於是不再指控耶穌犯了安息日,轉而指控他犯了褻瀆罪,因他自稱為神。有些自由派神學家說耶穌從來沒有自稱為神,這些人很難對這段經文做出合理的解釋。 當然,這樣褻瀆神要被判處死刑。對耶穌的“正式逼迫”就是從這裡開始,而當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逼迫達到了高潮。至此,主耶穌經常當著敵人的面,指明他們巴不得殺掉他(約七19、25,八37、59)。他們無故地恨他(約十五18–25)。雖然耶穌為無助和絕望的人行了那麼多善事,他們卻視而不見,只一門心思想著如何除滅他。 耶穌將自己與神當作平等,因為他就是神,這是約翰福音的主題。猶太領袖無法反駁耶穌的聲稱,就想除滅他,不讓他再“搗亂”。然而,耶穌被釘十字架,又復活了,這兩件事公開肯定了他的神性,將敵人的矛頭轉而對向了他們自己。

默想:

我會不會把安息日轉變成了充斥著規條和限制的監牢?這些年來,我覺得主日變成了比平日更忙碌的日子。不僅僅是因為我是個全職牧師,弟兄姊妹也是,各樣的服事、課程、會議,把我們耗盡了!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這句話成了忙碌的理由。當然,在安息日使人得痊癒,是我們該做的,但是,廢掉安息日的原始精神,也是一種悖逆。如何在主日重尋安息?這是嚴肅的課題。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在我的身上顯出大能的作為,求祢幫助我不把安息日轉變成了充斥著規條和限制的監牢!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