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靈修

4月9日靈修

主揀選十二門徒

馬太福音10:1-15;馬可福音3:13-19;路加福音6:12-16

詩歌:差我

差我到你要我去之地,
親愛救主懇求你顯旨意,
用我作你合用聖器皿,
使人因我得聞福音真理。

在遠方或在近處遵主意,
或順利或崎嶇,
主你道路我願行畢。
差我到你要我到之地,
恩主我今懇求垂聽禱祈。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閱讀或視聽經文。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靈訓:

一、對當日使徒的指示(太十1–15) “門徒”是學習者,他跟隨老師,學習老師的智慧。耶穌有許多門徒,有一些只是“掛名的”,還有一些是真正歸信的(約六66)。從這一大群跟隨者中間,耶穌挑選了12個人,他把這一小群人稱為“使徒”。“使徒”一詞來源於希臘詞apostello,意思是“帶著使命被差遣”。希臘人用這個詞來指王的個人代表,就是被賦予王權處理事務的使者。輕視王的特使就有被視為抗旨的危險。 要成為耶穌基督的使徒,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他必須親眼見過復活的基督(林前九1),與基督作伴(徒一21–22),且是主親自揀選的(弗四11)。使徒奠定了教會的根基(弗二20),接著退到幕後。儘管所有信徒都被差遣作王的代表(約十七18,二十21),今天卻沒有誰可以宣稱自己是使徒,因為沒有人見過復活的基督(彼前一8)。 耶穌賦予這些使徒特別的權柄和能力去行神跡。這些神跡是他們“正式憑證”的一部分(徒二43,五12;林後十二12;來二1–4)。他們醫治疾病(注意包括各樣的疾病),潔淨大麻風,趕鬼,甚至讓死人復活。這四項事工與馬太福音八章和九章裡耶穌所行的神跡一樣。使徒用這種方式代表王,拓展他的工作。基督當日對十二使徒的託付,與對我們今日的託付不一樣。他差遣使徒只去到以色列人之中。“先是猶太人”是歷史模式,“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四22)。這十二個使徒宣告天國的降臨,正如施洗約翰(太三2)和耶穌自己(太四17)所做的那樣。可悲的是,猶太民族不僅拒絕耶穌,也拒絕了他的使者,因此神的國就從他們那裡被奪去(太二十一43)。 使徒依靠人的熱情接待,一個城接一個城地傳道。在當時,拒絕來客是不合禮儀的。不過,使徒只可以住進那些“配得”的家庭,就是那些相信基督並領受他平安與赦罪之信息的家庭。他們不能妥協。如果那城不聽他們的話,他們可以發出警告,然後離開那裡。剁掉腳上的塵土是審判的舉動(徒十三51)。 我們不知道這次“佈道之旅”持續了多久。耶穌也親自出去傳道(見太十一1),之後門徒回到他那裡,向他報告所發生的事(路九10)。馬可福音六章7節告訴我們,耶穌差派他們兩人一組出去,這解釋了為何馬太福音十章2至4節列出的使徒名字是一組一組的。啟示錄二十一章14節指出,使徒的名字將要寫在天上城牆的根基上。當然,猶大的名字要被馬提亞所取代(徒一26)。 我們可以從這段內容中學習屬靈原則,卻不能簡單機械地應用這些指示。主給我們的大使命包括萬民(太二十八19–20),不只是以色列民族。我們傳揚神恩典的福音(徒二十24)。我們的信息是“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不是“天國近了”。王已經來臨,他已經受難、受死,又從死裡復活。現在,他將救恩賜給所有願意相信的人。

在新約裡,你會發現記著十二門徒名字的另外三個名單:馬太福音十章2至4節,路加福音六章14至16節,使徒行傳一章13節。路加告訴我們,耶穌給他們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使徒。“使徒”就是邊做邊學的人,今天的同義詞大概是“學徒”。“使徒”就是奉差公幹的人。耶穌有很多門徒,但只有十二位使徒;他們是耶穌的“特使”。 我們比較這些名單,會發現這些名字都是成對排列的:彼得和安德烈;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拿但業[約一45]);多馬和馬太(利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雅各的兒子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約十四22]);奮銳黨的西門和加略人猶大。因為耶穌成對派遣門徒,所以這樣排列是合理的(可六7)。 西門的名字改成彼得,“石頭”(約一40–42);利未的名字改成馬太,“神的恩賜”。雅各和約翰取了別名“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人們一般認為約翰是愛的使徒,但顯然他最初並沒有這個聲譽,他的弟兄雅各也和他一樣脾氣暴躁(可九38–41,十35–39;路九54–55)。我們看到耶穌竟然能改造這樣一群千奇百怪的人從事基督教侍奉,這無疑是一種安慰。我們還有希望! 馬可在這裡解釋“半尼其”這個詞,因為馬可的讀者是羅馬人。在馬可福音裡,你會發現這些“給外邦人的特殊注釋”(可五41,七11、34,十一9,十四36,十五22、34)。馬可福音三章18節的“奮銳黨”(Canaanite)與迦南民族無關。這個詞是希伯來文,最初的意思是“熱心”。奮銳黨是一群猶太極端分子,他們組織起來反對羅馬統治,做事不擇手段。歷史學家約瑟夫稱他們為“匕首黨”。我們可以設想,奮銳黨的西門第一次遇見羅馬政府雇員馬太的時候,雙方是什麼表情。 如果你合參四福音,可以看到在馬可福音三章19和20節之間,耶穌講了登山寶訓(太五–七),並做了路加福音七章1節至八章3節所描述的事。馬可福音沒有記錄這篇著名的講道,因為馬可的重點是耶穌的行為,不是耶穌的話語。

默想:

我願意任主差遣嗎?這群門徒並不是有什麼特別才能,他們大多只是漁夫、稅吏等等,然而卻願意任主差遣。這篇講論是差遣的命令,我也已經受了託付,要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差遣我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求主使我任主差遣。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