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靈修

耶穌被釘十字架

馬太福音27:33-37;馬可福音15:22-26;路加福音23:33-34;約翰福音19:17-27

詩歌:平凡與偉大

沉痛哀傷的母親,來到主前,
強忍著淚,倚傍著十架,情願擔當子苦痛,
曾經軟弱的門徒,來到主前,仰望十架默默哀哭,
天上的神啊!喔,天上的神,求你垂憐你那可憐的僕人。
母親啊!看你的兒子,兒子啊!看你的母親,
天上的神啊!喔,天上的神,求你垂憐,求你垂憐。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閱讀或視聽經文。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靈訓:

馬太福音的敘事中,按照慣例,人們會在犯人釘十字架前給他喝麻醉性的東西,以幫助緩解痛苦。但是耶穌拒絕了,他徹底控制身體的機能來遵行神的旨意。這一舉動也應驗了詩篇六十九篇21節的預言。 按照兵丁的慣例,他們會在刑場瓜分犯人的物品。這應驗了詩篇二十二篇18節的預言。兵丁抓鬮分完耶穌的衣服之後(約十九23–24),就坐下來,“看守他”(太二十七36)。畢竟,大家都知道這個耶穌會變神跡。沒有人知道他有多少追隨者,說不定當中有些人正密謀營救他。他的門徒中有一個就是奮銳黨人(太十4,奮銳黨的西門)。在反對羅馬政權的事上,這個狂熱的群體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 結合福音書的記載,我們就會看到人們對耶穌完整的指控,那塊牌子掛在他頭上,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不同意彼拉多這麼寫,但這次他態度堅決(約十九21–22)。

馬可福音的敘事也相仿。各各他是希伯來文,意思是“髑髏”,但聖經沒有解釋為什麼這個地方取這個名字。今天,到耶路撒冷的訪客都要參觀“哥頓的髑髏地”,那裡的地形確實有點像顱骨,但導遊說各各他還有一個可能的地址,就是聖墓教會所在地。我們不知道主耶穌被釘死的確切地點,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知識。重要的是,耶穌確實被釘死了,就在耶路撒冷城門外,那是被棄絕之地(來十三12–13),並且他是為世人的罪而死。 古時候要給死刑犯喝一種藥,可以止痛(箴三十一6),但主耶穌不喝。一方面,他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來遵行父的旨意,完成救贖大工。耶穌要替我們承受全部痛苦,絕不走捷徑。他不喝同情的杯,好盡飲不義的杯(太二十六36–43)。主耶穌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應當像他一樣不折不扣地遵行神的旨意,“和他一同受苦”(腓三10)。 福音書的作者沒有一個描述釘十字架的細節,也沒必要描述。寫福音書的目的不是博得我們的憐憫,而是堅固我們的信心。當時的很多讀者親眼見過主耶穌被釘死的場景,所以描述細節是多餘的。十字架的酷刑駭人聽聞,體面人根本不會提起,就像我們今天不會大談毒氣室或電椅。毫無疑問,釘十字架是人類所發明的一種最恐怖的死刑。詩篇二十二篇描寫了主耶穌掛在十字架上的極大痛苦。 死刑犯要頂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罪狀。耶穌頂的那塊牌子是彼拉多寫的,後來釘在十字架耶穌的頭頂上:“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猶太領袖提出抗議,但彼拉多這次堅持了立場(約十九19–22)。

路加福音的敘事中,髑髏地(Calvary)這個名字來自拉丁詞calvaria,意思是“骷髏頭”。(希臘詞是kranion,它給了我們英文單詞cranium,亞蘭文是Golgotha。)這個名字新約沒有解釋。這地方外形如同一個骷髏頭,就像耶路撒冷城裡大馬士革門旁邊“戈登的髑髏地”(Gordon’s Calvary)。或許,這地方得名就是因它是刑場的醜陋事實。 主在上午九點被釘十字架,直到下午三點;從正午到下午三點,遍地都黑暗了(可十五25、33)。在這可怕的六個小時裡,耶穌說了七句話:

1.“父啊,赦免他們!”(路二十三34)

2.“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二十三43)。

3.“母親,看你的兒子!”(約十九25–27)。[長達三小時的黑暗;耶穌沉默不語。]

4.“為什麼離棄我?”(太二十七46)

5.“我渴了!”(約十九30)

6.“成了!”(約十九30)

7.“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二十三46)

路加只記載了十架七言中的三言,即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後一句。

約翰福音的敘事,此外,罪犯還要帶著一塊牌子,上面寫明他所犯何罪。根據四福音書的記載,牌子上寫的唯一公告是彼拉多擬定的:“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對這個說法,祭司長提出了抗議,但彼拉多拒絕更改。這是他向猶太人宗教體系的最後一擊。他知道祭司長和長老是出於嫉妒才要除滅耶穌的(太二十七18)。像彼拉多這樣精明的政客,對猶太宗教體制了如指掌。他知道這塊牌子會侮辱他們,讓他們難堪,而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這塊牌子是用希伯來文(亞蘭文)、希臘文和拉丁文寫的,這卻是很有意思的事實。首先,它表明,我們的主被釘十字架的地方是一個多民族薈萃的大都會。希伯來文是宗教語言,希臘文是哲學語言,而拉丁文是法律語言;把神的兒子釘到十字架上的是當時的宗教、哲學和法律。然而他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卻是為著整個世界!在這卷福音書中,約翰強調的是基督工作的普世性。彼拉多擬定了這個稱呼,誰知卻成了最簡潔的“福音單張”,因為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一個盜賊看到這塊牌子,就請求進入他的國度。 耶穌是在城外被釘十字架的(來十三11–13)。和他同釘十字架的是另外兩位犯人,或許是巴拉巴的同黨。我們不知道救主被釘的十字架到底立在哪裡。主後70年,提多將軍和羅馬人摧毀了耶路撒冷城,從那時至今,這座城市的地貌發生了太多的變化,因而,我們現在已不可能準確地確定耶穌走過的路線以及十字架的具體位置。如今,到聖地朝聖的人都會在導遊的帶領下遊覽聖墓大教堂和墓園附近的“哥頓的髑髏地”(Gordon’s Calvary)。 希伯來文詞各各他意思是“頭蓋骨、骷髏”,髑髏地是拉丁語的說法。聖經沒有講為什麼這地方會有這樣的怪名字。猶太人肯定不會把不潔淨的頭顱骨留在公開執行死刑的地方!為此,死者的全屍(頭顱完整無缺)通常都會被埋葬(死者若有親友的話),或被丟棄在公共的垃圾場。“哥頓的髑髏地”倒的確形似頭骨,但兩千年前的地貌就是這樣嗎? 耶穌和兩個臭名昭著的盜賊一起被釘十字架,這事實又為他加上羞辱,但也應驗了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2節的預言:“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當時的兵丁對待他就像對待普通罪犯一樣! 現今的死刑都是在僻靜的室內場所執行的。而他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其目的就是要每個人都看到。當時是逾越節期間,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耶路撒冷。耶穌被釘的地方就在城外,人們進出城都要經過那裡。耶穌當時是知名人物,因而他被捕、被定罪會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人們聚集到這裡觀看這殘酷的場景,也在情理當中。 當然,兵丁也要在那裡,那是他們的工作。古羅馬在執行死刑的時候,往往有一位百夫長和四名兵丁被派到現場來執行。由於耶穌是受人歡迎的教師,有許多人追隨他,彼拉多可能會派更多衛兵去各各他。死囚犯的個人物品往往也會被這些兵丁分掉,無人過問。耶穌的衣物就是被他們分掉的。耶穌可能有一條裹頭巾、一雙涼鞋、一件貼身穿的裡衣(無縫線的袍子)、一件外衣,還有一條腰帶。這四個人都得到外衣的一片,隨後他們就拈鬮,看誰能得到那件無縫線的裡衣,這就應驗了詩篇二十二篇18節的預言。 有些過路人辱駡耶穌,他們顯然是受了祭司長和文士的挑唆(可十五29–32)。這件事約翰沒有記載,其他三位福音書的作者卻記載了。我們在讀詩篇二十二篇時,就會看到大衛用畜類的意象來形容那些逼迫主的人:公牛(詩二十二12)、獅子(詩二十二13、21)、犬類(詩二十二16、20)。若有人拒絕主,他們就如同畜類。有好些婦女和使徒約翰一起站在十字架旁邊。(後來,她們離開了十字架,和耶穌的其他朋友走到一起[太二十七55–56;可十五40–41]。)約翰特別提到了四位婦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他母親的妹妹撒羅米,她也是雅各和約翰的母親;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還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在眾人這樣的憎恨與奚落中,能站在十字架旁邊也是需要勇氣的。她們站在那裡,肯定讓我們的主大得安慰。 馬利亞第一次出現在約翰福音時,她正在參加一場婚禮(約二1–11);而眼下,她在為埋葬耶穌做預備。耶穌的時候到了!她正在經歷“被刀刺透”的感覺,就如西面在耶穌出生不久所預言的那樣(路二35)。她靜默不言,這點值得注意。世上若有人能夠解救耶穌,那就只有他的母親了。只要她宣佈耶穌所聲稱的一切都是假的就夠了,但她什麼也沒說!這極有力地見證了耶穌的神性。耶穌讓母親確信他疼愛她。他把他精心揀選的門徒交給母親,給她作兒子,照顧她,就是在最後的晚餐上靠在他胸前的那位門徒。至於約翰是否馬上帶馬利亞離開現場,回到家裡,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確實知道,他照顧了馬利亞。當信徒們在樓上的房間裡等候五旬節的時候,馬利亞也在他們當中(徒一14)。耶穌就是在成就偉大的救贖工作時,也忠心地履行作兒子的責任。而約翰能代替他的主來孝敬馬利亞,真是何等的榮幸啊! 不要把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路加福音七章36節及以下幾節所記載的那位“有罪的女人”混為一談。耶穌曾從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趕出七個鬼(可十六9;路八2)。後來,這位馬利亞利用自己的資源支持耶穌的事工。撒羅米曾求耶穌把左右兩邊的座位賜給她的兩個兒子(太二十20–29),耶穌沒有答應她。此時,她站在十字架前,眼看耶穌死去,心中不知作何感想。這情景一定使她為自己的自私深感愧疚。

默想:

是什麼力量使一個母親目睹自己的愛子死在十字架上?在音樂史上有一首有名的歌詞叫做「Stabat Mater聖母悼歌」:

  1.     聖母痛苦侍立,含淚十字架旁,當聖子高高懸起時。
  2.     她心靈長嘆,憂悶痛傷,被利刃所刺穿。
  3.     何等愁苦悲傷,那當受稱揚者,獨生聖子的母親!

            從歌詞中可以看出教會歷史中對馬利亞的尊敬之情,特別是在她忍受喪子之痛的事上,不但音樂史上有許多偉大作品,藝術史上更是有許多名畫是以此為主題,十字架下的聖母抱著耶穌的屍體,馬利亞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呢?為什麼被上帝揀選成為耶穌的母親呢?她被立作一個特別的見證者。她的兒子是生下來為世人擔罪的    神的羔羊,十字架是贖罪的祭壇,她心裡一定明白,但是卻不一定願意接受。馬利亞是一個懂得默想的人,她不聒噪,只是在心裡反覆思想,就像她在迦拿婚宴並沒有惱羞成怒,反而平靜而堅定地吩咐僕人聽耶穌的話,她尊重耶穌,不因為他說的話而傷心失望,因為她知道耶穌是    神的兒子,有救世的使命要完成。我也想到我自己的母親,她也是這樣的有智慧的人,在我生命最困頓的一段時期,她話不多,只是默默地支持著我,我的家是我的避風港,讓我可以隨時停泊,等我揚帆出海的時候,我的母親寫給我的家書,可以出版成一本書,比我這輩子寫過的情書加起來還厚。因為她知道對於一個遊子來說,家書抵萬金。我不是一個順服的孩子,讓我的母親流了很多的眼淚,當我堅持要走自己選擇的道路時,她沒有攔阻,只有祝福。無論是十八歲決定學音樂或是三十八歲決定讀神學院,她雖然擔心,卻仍然默默地支持,即使她不懂音樂,或是當時還沒有受洗。人家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現在有了三個孩子,才知道愛是什麼,無條件的付出來自父母的天性,而這天性來自上帝的形像。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替我死在十字架上,我怎能不為祢而活?求祢幫助我看出教會歷史中對馬利亞的尊敬之情,特別是在她忍受喪子之痛的事上,我現在有了三個孩子,才知道愛是什麼,無條件的付出來自父母的天性,而這天性來自上帝的形像。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