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靈修

羅馬兵戲弄耶穌

馬太福音27:27-31;馬可福音15:16-20;約翰福音19:2-3

詩歌:紫色的袍

  1. 紫色的袍荊棘冠冕,蘆葦杖在右手;
    兵丁唾面,嘲笑譏諷,我見救主站立;
  2. 祂在羅馬守衛面前,承受我們罪責,
    鞭打刑罰,令人掩面,我見救主前行。
  3. 急步奔向巨大十架,高懸在烈日下,
    人類數不盡的罪惡,我見我救主擔當;
  4. 懸在十架是創造主,天色漸漸昏暗;
    永遠的贖價已償還,我見救主逝去;
  5. 祂曾懷憐憫到世上,現在高天掌權,
    因為祂對罪人的愛,我歌頌祂的名。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閱讀或視聽經文。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靈訓:

馬太福音和其他三部福音書都記載了耶穌受苦受死的歷史事實。至於這一事件的神學意義,則留給新約書信的作者去解釋。歷史陳述是“耶穌死了”,神學解釋說“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林前十五3)。讓我們來思想主耶穌在那天所遭受的各種痛苦。

馬太福音的敘事中

一、被兵丁戲弄(太二十七27–30) 羅馬官方對耶穌的控告是,他宣稱自己是猶太人的王(太二十七37)。士兵抓住這一控告,向王表示“敬意”。對一個被鞭打過的無辜囚犯來說,這是一種很殘酷的方式。但彼拉多卻對此不聞不問,他很慶倖終於擺脫了這個犯人。 首先,士兵們脫掉了耶穌的衣服,給他穿上一件士兵穿的舊袍子。試想一下,和平之君(賽九6)竟被迫穿上廢舊的軍裝!馬太描述這件袍子是朱紅色的,但馬可說這件袍子是紫色的。其實兩者並不衝突;用“紫紅色”來形容一件褪色的袍子是恰當的。想像一下,當這件袍子被扔在主血淋淋的身體上時,他是怎樣的感受! 王都有冠冕,於是士兵用荊棘編了一個冠冕,戴到耶穌頭上。他們又把一根葦子塞到他手裡,跪在他面前,喊著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他們重複著這虛假的敬禮,卻不知道他們所嘲諷的這一位真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接著,他們又做了一件事,這是臣民絕不會對王做的:他們吐唾沫在他的臉上,又用葦子打他的頭。一些士兵跪在他面前,另一些士兵向他吐唾沫或打他的頭(賽五十6)。耶穌默不作聲地忍受了這一切的羞辱和疼痛,不發一言,也不還擊(彼前二18及以下)。他的順服絕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剛強的彰顯。

馬可福音的敘事也相仿。然後,羅馬士兵羞辱嘲笑耶穌,鞭打他,朝他吐口水,裝作拜他。羅馬士兵當然要嘲笑一個自稱是王的猶太人!“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約十九12–15)主耶穌默默承受,毫不反抗;這是馬可福音的讀者在面對當局逼迫的時候需要明白的教訓(彼前二21–24)。 然而,這還不是人對神兒子所做的最邪惡的事。現在,他們要領他到城外,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神的僕人要為這些釘他的人犧牲,為他們贖罪。

約翰福音的敘事,彼拉多稱他為“猶太人的王”(約十八39),於是兵丁決定應該給“王”預備王冠和袍子。猶太人曾因他自稱是先知而取笑他(太二十六67–68),而此時,外邦人卻因他自稱是王而取笑他。在希臘原文中,約翰福音十九章3節所用的動詞時態表明那些兵丁反復來到他面前、戲弄他、用手打他。地獄的邪惡勢力那一天在彼拉多的大廳裡幾近全盛。 罪給這世界帶來了荊棘和蒺藜(創三17–19),因而當創造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時,帶著荊棘冠冕才合宜。是他親手創造了金屬,把它埋藏在地裡;而今,這金屬卻被打造成釘子,釘入他的手腳。

默想:

我是否體會主耶穌飽受戲弄的心情?在人生中最難勝過的處境,可能就是飽受戲弄。還記得我剛剛到法國留學,因為法語說得不流利,而飽受同學歧視,到後來我聽得懂他們在嘲弄我,卻裝傻好像自己聽不懂,因為不想招惹無謂的爭端。當我在國際比賽得獎,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有一位義大利學姊打電話給我,聽到我得獎,她就說:「不是真的吧?」我馬上大聲說:「是真的!」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很幼稚,也暴露出自己其實受不得氣。主耶穌飽受戲弄其實是為了我,祂明明是我的主、我的王,卻要戴荊棘冠冕、披紫色的袍,「猶太人的王」不是尊稱,而是嘲諷?祂忍辱含羞都是為了拯救像我這樣不配的罪人,我還有什麼忿忿不平呢?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為我忍辱含羞!祢明明是我的主、我的王,卻要戴荊棘冠冕、披紫色的袍,「猶太人的王」不是尊稱,而是嘲諷?都是為了拯救像我這樣不配的罪人?求祢幫助我不要受不得氣而忿忿不平,我要深深體會主耶穌飽受戲弄的心情!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