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靈修

馬利亞香膏抹主

馬太福音26:6-13;馬可福音14:3-9;路加福音7:36-50;約翰福音12:1-8

詩歌:一罐香膏

1.一罐香膏打破以後 房間香氣就滿滿
一粒種子 落在土裡 果子多多結整串
我的一切是要安怎 才會活出祢生命
這叢樹仔栽在溪邊 需要主祢手來扶

2.人生的酒雖然芬芳 總是苦杯礙心肝
精神筵席雖然豐富 總是心靈住孤單
我的才情若像雲霧 新的過往就變舊
心靈的歌若要好聽 需要主祢手來彈

3.過去經歷直到現在 懇求未來主引導
世間路程看若開闊 卻是找沒主腳跡
一條又真又活的路 是主用生命來成
賜人道路真理生命 使人得到永遠活

4.甚麼才是主的歡喜 甚麼才是主旨意
與人相好與人和睦 是祢降生作中保
主的教示不敢違背 心神意念攏就聽
看主所看捉主作大 誠心奉獻在祭壇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閱讀或視聽經文。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播放視頻

靈訓:

馬太福音的敘事中,馬太沒有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來記錄主耶穌在世最後一周所發生的事。這裡他插入了一段倒敘,描述了伯大尼的筵席和馬利亞膏抹耶穌的美好舉動。宗教領袖正聚在一起,密謀捉拿耶穌,而耶穌的朋友也聚在一起,表達對他的愛和委身。馬太把這兩段敘述連在一起,表明了馬利亞的崇拜和猶太的背叛兩者之間的聯繫。就在伯大尼的筵席之後,猶大去找祭司長,答應把耶穌交給他們(可十四10–11)。主耶穌的責備觸發了猶大出賣的舉動。 伯大尼的筵席是在“逾越節前六日”(約十二1),在長大麻風的西門家裡。很明顯,西門那時已經被主耶穌醫治。這次晚餐至少有17個人參加:西門、馬利亞、馬大、拉撒路、耶穌,還有十二使徒。馬大伺候眾人,她向來是家裡的“行動者”,這正合她的性格(路十38–42)。這件事中的三個關鍵人物是馬利亞、猶大和耶穌。

  1. 馬利亞(太二十六7)。只有約翰福音指出了用香膏膏耶穌的人是馬利亞,就是馬大和拉撒路的妹妹。在福音書裡馬利亞只出現了三次,每次都在耶穌的腳前。她坐在耶穌腳前聽他講道(路十38–42);拉撒路死後,她悲傷地俯伏在耶穌腳前(約十一28–32);她跪拜在耶穌的腳前,用香膏膏抹他(約十二1及以下)。馬利亞是一個很屬靈的女人。她在耶穌的腳前蒙受祝福,把她的擔子帶到耶穌腳前,也把她最好的獻在耶穌腳前。 通讀各福音書的記載,我們會發現馬利亞不僅膏了耶穌的頭,也膏了他的腳,並且用自己的頭髮去擦他的腳。女人的頭髮是她的榮耀(林前十一15)。她把自己的榮耀交給主,用她所帶的珍貴禮物去崇拜他。這是愛與委身的舉動,它給整個屋子帶來了芳香。 她曾聽過耶穌的話,知道耶穌不久將要受死、埋葬。她也知道耶穌的身體不需用傳統的方式來處理,因為他的身體不會見朽壞(詩十六10;徒二22–28)。她沒有在主死後膏抹他的身體,而是在主死前做了這事。這是一個信心和愛心的舉動。
  2. 猶大(太二十六8–9)。門徒並不瞭解猶大的真正為人。他對馬利亞的批判聽上去很“屬靈”,別的門徒也加入這個行列,紛紛攻擊馬利亞。我們知道猶大想賣香膏的真正原因:賣香膏的錢會歸到公有的錢囊,這樣他就可以挪用這筆錢了(約十二6)。 猶大是個悲劇人物。他被召成為基督的門徒,也與其他人一同被稱為使徒(可三13–19)。他領受了醫治的能力(太十1–4),很可能他還使用過這權能。但是,行神跡的能力並不是得救的證據(太七21–29),順服神的話語才是。 儘管他與其他門徒往來,與基督相交,他卻不是真信徒。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時候,明說其中有個人(猶大)不是乾淨的(約十三10–11)。就像今天認信的基督徒一樣,猶大在信徒群體中,卻不屬這個群體。 留意看,每次馬利亞想為主做什麼的時候,都會遭到人的誤解。她坐在耶穌腳前聽他講道時,姐姐馬大誤解她;她膏抹耶穌的時候,猶大和其他門徒誤解她;拉撒路埋葬後,她從家裡出來迎接耶穌,朋友和鄰舍誤解她(約十一28–31)。當我們把耶穌基督放在生命的首位時,不可避免會遭到人的誤解和批評,包括那些聲稱跟隨耶穌的人。 猶大跟隨了耶穌三年,聽他講道,與他同工,為什麼會背叛耶穌呢?可以肯定的是:猶大絕不是環境的犧牲者,也不是實現神旨意的棋子。有預言說,彌賽亞的一個親信會出賣他(詩四十一9,五十五12–14),但這個事實不能免除猶大的責任。我們絕不能因為他成就了這個預言,就把他當作殉道者。我們永遠無法完全弄清楚猶大的心思,唯一知道的是,他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得救。在樓上的房間裡,猶大常被耶穌警告;耶穌甚至給他洗腳。很可能,猶大指望耶穌給以色列人帶來政治自由。如果耶穌建立他的國,自己作為管錢的自然能身居高位了。但耶穌一再拒絕成為政治上的彌賽亞,因此猶大便倒戈相向。撒但發現猶大是可利用的工具。它把賣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心裡(約十三2),然後入了他的心,利用他將耶穌賣給仇敵(約十三27)。 對於那些假裝侍奉基督、內心卻與神遠離的人,猶大就是一個警告。對那些浪費生命和機會的人,也同樣如此。猶大看到馬利亞把昂貴的香膏倒在耶穌頭上,就問,“何用這樣的枉費呢!”然而猶大卻浪費了自己的機會、生命和靈魂!耶穌稱他為“滅亡之子”(約十七12),字面意思就是“浪費之子”。
  3. 耶穌(太二十七10–16)。耶穌立刻為馬利亞辯護,他總是這樣保護屬他的人。他責備猶大和其他門徒,稱讚馬利亞出於委身的、愛的行為。凡在愛中獻給耶穌的,沒有一樣是浪費的。馬利亞的崇拜之舉不僅使主心裡喜悅,使整個屋子充滿了芳香,也給全世界帶來了祝福。她的委身激勵我們用自己最好的去愛和服侍基督。這樣的服侍將給他人帶來祝福,在見到主面之前,或許我們自己對此還一無所知。 耶穌不是因為門徒關心窮人而責備他們。他也關心窮人,我們也理當如此。他是在警告門徒,不要錯失崇拜他的機會。門徒常常有機會幫助窮人,卻不常有機會在他腳前敬拜他,為他的埋葬做準備。馬可福音的敘事也相仿。路加福音的敘事中,馬利亞膏主耶穌這件事,不能混同于路加福音七章36至50節所記載的那件事。法利賽人西門家的那個無名女子是一個信主的妓女,她向基督表明自己的愛,是因為耶穌恩待她,赦免她許多的罪。而在大麻風(痊癒的)西門家,馬利亞向基督表達她的愛,是因為基督即將為她上十字架。她把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可十四3)、腳上(約十二3),是預備安葬他。她要趁耶穌還活著的時候表明她的愛。約翰福音的敘事中,這件事則已經發生在光榮進耶路撒冷之前。

默想:

是否我已將最好的獻耶穌?就像馬利亞一樣,主耶穌對她有恩,而她也是個感恩圖報的人。我自己的生命中就深深地經歷主重價的恩典,不是一帆風順、升官發財,而是像我這樣不配的罪人,祂竟然沒有嫌棄我。我曾經是個自暴自棄的傢伙,流連在賭博性的電動玩具場中,直到三光:天光、人走光、錢也輸光。我曾經想拿菜刀把手砍下來,但是知道沒有手我還是會去賭。輸贏不是我所在乎的,我只是迷戀那種上癮的感覺。我曾經想自我放逐,成為所謂的社會邊緣人,事實上在我身邊賭博的陌生人都是那種人。感謝主,祂沒有撇棄我,而是用祂測不透的憐憫救贖了我。當我在十年後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時,我第一句話就是「感謝上帝!」因為在我身上所見證的並不是衝破逆境、努力向上的故事,而是浪子回頭、   神改變生命的大能作為。這世上的珍寶我沒有一樣能帶走。應該趁著我還能獻上的時候,打碎玉瓶,把貴重的香膏澆在基督身上。就像我的好友謝鴻文牧師所創作的詩歌「一罐香膏」所說:打破以後,房間香氣就滿滿。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沒有撇棄我,而是用祢測不透的憐憫救贖了我。求祢幫助我將最好的獻耶穌,趁著我還能獻上的時候,打碎玉瓶,把貴重的香膏澆在基督身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