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靈修

一粒麥子的比喻

約翰福音12:20-26

詩歌:一粒麥子

一粒麥子若落在土
死了就會結出許多種籽
五個餅兩尾魚的奉獻
眾人就這樣食飽
咱若沒來打破咱這個舊人
是要怎樣經歷主的新
咱若沒來放落咱的驕傲
是要怎樣跟隨主腳步
一粒麥子若落在土
死了就會結出許多種籽
五個餅兩尾魚的奉獻
眾人就這樣食飽
咱若沒來行過信心的道路
是要怎樣看到主的真
咱若沒來對付咱的放蕩
是要怎樣活出主有路

經文:

請視需要,選擇視聽或閱讀經文。

播放視頻

靈訓:

約翰福音的敘事接著說,在下一部分,我們會遇見從以色列之外來的朝聖者。

3. 耶穌和外邦朝拜者(約十二20–36) 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後,又再次潔淨聖殿。他引用以賽亞書五十六章7節和耶利米書七章11節:“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可十一17)也許那些希臘人聽到了這話,受到了鼓舞。 約翰福音的主題之一是:耶穌是全世界的救主,而不僅僅是以色列的救贖主。他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神愛世人”( 約三16)。那些撒瑪利亞人正確地認定耶穌為“救世主”(約四42)。耶穌為世人捨命,也把生命賜給世人(約六33)。他是世上的光(約八12)。約翰福音通篇都在強調這一點,不容我們忽視。耶穌還會帶來“另外的羊”,就是那些在猶太人羊圈之外的羊(約十16,又見約十一51–52)。 希臘文聖經表明,這些希臘人“慣常上來過節禮拜”。他們並不是慕名而來的好奇遊客,也不是只來一次的調查員。毫無疑問,他們是“敬畏神的人”,是來猶太會堂尋求真理的外邦人,只是還沒有成為猶太教徒。在耶穌還是孩童的時候,曾有外邦人來朝見他(太二);現在他即將受死,又有外邦人來求見他。 這些希臘人“不斷地求”腓力,特許他們跟耶穌會面。腓力最後告訴了安得烈(他是常常把人帶到耶穌面前的),安得烈就向主轉達了他們的請求。肯定有許多人想私下會見主,可他們害怕法利賽人(約九22)。這些外邦朝聖者來自國外,並不知道見耶穌有多危險,也不害怕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 這些希臘人如此迫切地想見耶穌,值得我們稱讚。猶太人會說:“顯個神跡給我們看!”(太十二38;林前一22)但這些人卻說:“我們願意見[會見]耶穌”(約十二21)。儘管聖經沒有記載耶穌確實跟這些人談過話,但耶穌給他們的回答中,卻包含著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真理。 這個信息的核心主題是神的榮耀(約十二23、28)。我們本來預料耶穌會說:“人子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但耶穌卻越過十字架,看到了緊隨其後的榮耀(見路二十四26;來十二2)。事實上,神的榮耀是約翰福音餘下章節裡的一個重要主題(見約十三31–32,十四13,十七1、4–5、22、24)。 耶穌用種子的意象來解釋這個偉大的屬靈真理:沒有受苦,就不可能有榮耀;沒有死亡,就不會有多結果子的生命;沒有降服,就沒有得勝。就種子本身而言,它是弱小的,也沒什麼用;但如果把它種在地裡,它就會“死去”,結出許多果子來。當種子“死去”,實現了神造它的目的時,就呈現出它的美麗和豐富來。如果種子會說話,一定會埋怨自己被埋在冰冷黑暗的地裡。但它實現自己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被種在地裡。 神的兒女就如同種子。他們弱小、無足輕重,但內裡卻蘊含生命,就是神的生命。不過,除非我們降服於神,讓神“栽種我們”,否則我們裡面的生命永遠不會得到成全。我們必須向“自我”死,好叫我們可以向神活(加二20;羅六)。要想擁有多結果子的生命,唯一的途徑就是在耶穌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復活上都跟隨他。 今天耶穌借著這些話,仍在挑戰我們將生命降服於他。留意下面幾組對比:“一粒”對比“許多子粒”;“失喪生命”對比“保守生命”;“服侍自己”對比“服侍基督”;“讓自己喜悅”對比“得神的稱讚”。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有些基督徒去往一個偏遠的宣教站,考察那裡事工進展的情況。宣教團隊奉獻精神十足,他們埋頭苦幹自己的事工。然而,來訪考察的基督徒雖然深受打動,卻坦率地指出他們錯過了“文明”。 “你們在這裡真是埋沒了自己!”其中一個參觀者大聲喊道。 “我們沒有埋沒自己,”那位宣教士回答,“我們是被種在了這裡。”

默想:

我的生命是否也像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意味著埋藏在深處,直到裡面的生命開始發芽。置之死地而後生,以自我的死,換取許多子粒的生。在服事主的道路上,特別是宣教工場,有許多無名的傳道者,被種在地理。我的好朋友謝鴻文牧師,就以此為名創作了這首台語詩歌,他走遍台灣的大小鄉鎮,在夜市佈道,用貼近普羅大眾的語言,把福音唱給他們聽,數十年如一日。我也期望自己的服事,能有深遠的果效,也像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以自我的死,換取許多子粒的生。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沒有嫌棄我的卑微。求祢幫助我也像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以自我的死,換取許多子粒的生。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