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灵修

洁净圣殿教训人

马太福音21:10-17;马可福音11:11,15-19;路加福音19:45-48

诗歌:神圣之地

我们站在神圣之地,

我知道有千万天使围绕我,

来赞美主耶稣。

我们站在神圣之地主的面前。

经文:

请视需要,选择阅读或视听经文。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灵训:

马太福音的叙事接着说,

二、伪善(太二十一10–22) 耶稣作出两个审判的举动:洁净圣殿,诅咒无花果树。这和他平时的侍奉方式背道而驰,因为他来到世上不是为了定罪,乃是要拯救人(约三17)。这两起事件都揭露出以色列的伪善:圣殿变成了贼窝,这个民族(无花果树所象征的)也不结果子。内在的败坏、外在的不结果子,这就是他们伪善的明证。

1. 洁净圣殿(太二十一10–17)。耶稣曾以类似的举动开始了他的侍奉(约二13–25)。现在,三年之后,圣殿再次被领袖们的“宗教生意”玷污。他们将外邦人院变成了交易场所,让外地的犹太人在那里兑换银钱、购买祭物。此前为方便外地人提供的服务,很快变成了赚钱的生意。殿里的生意人收取高额的费用,没有人敢反对或与之竞争。历史学家指出,前任大祭司亚那就是这桩生意的管理者,他的儿子们是他的帮手。在圣殿中设立外邦人院,本是为了给“边缘群体”一个机会进入圣殿,借着以色列得以认识真神。但这个“宗教市场”的存在,让许多敏感的外邦人厌弃以色列人的见证。外邦人院沦为商业交易,而非宣教事工的场所。耶稣将圣殿称为“我的殿”,实际上就是在宣告他就是神。他引用以赛亚书五十六章7节,称之为“祷告的殿”。以赛亚书五十六章整章都在谴责以色列领袖的不忠。 “贼窝”一词出自耶利米书七章11节,是耶利米在圣殿门前发表的一篇很长的讲道中所用的词汇。他在这篇讲道中谴责以色列人,他们把圣殿变成贼窝,那也是当时耶稣看见并审判的罪行。为什么耶稣称圣殿为“贼窝”呢?盗贼隐藏之处就是贼窝。宗教领袖和另一些百姓正利用圣殿和犹太人的宗教,掩盖他们的罪行。神希望他的殿是什么样的呢?他希望他的子民在那里祷告(提前二1及以下)。真正的祷告证明我们倚靠神,信靠他的话语。他也希望人们在那里得到帮助(太二十一14)。贫乏的人应当受到接待,在那里得到所需的帮助。此外,应当有神的能力运行在殿中,能改变人的生命。赞美是神殿的另一个特征(太二十一15–16)。这里耶稣引用了诗篇八篇2节。

回到马可福音的叙事,耶稣看了圣殿之后(第二天他还要回来),就离开耶路撒冷城,在伯大尼过夜,那里更安全安静。当夜,他肯定与门徒一同祷告,预备他们迎接接下来的艰苦一周。

a. 洁净圣殿(可十一15–19)。耶稣第一次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已经洁净过圣殿(约二13–22),但效果是暂时的。很快,宗教领袖就允许兑换银钱的人和商人回去。祭司可以从中提成,而且这些人毕竟给远道而来的犹太人提供了敬拜的方便。假如一个犹太人从外国来,带着供物,结果却因为有斑点而不能献祭,那怎么办?银钱的汇率经常变动,所以这些换银钱的人是在帮助这些异乡客,尽管商人得了大利。他们可以给自己找很多这种借口。这个“宗教市场”设立在外邦人院里,而这个外院本来是让犹太人用心传教的地方。如果有外邦人参观圣殿,看见犹太人奉真神之名行诡诈之事,那他们就永远不会相信犹太人的说教了。虽然犹太人不允许圣殿里摆设木头和石头的雕像,但圣殿里仍然有许多看不见的偶像。外院本是祈祷的场所,现在却成了“欺盗”的场所。马可特意提到卖鸽子之人。鸽子是穷人买得起的一种祭物(利十四22)。约瑟和马利亚在圣殿献耶稣的时候,买的正是这种祭物(路二24)。圣殿里的商人连穷人也要盘剥,主耶稣必定感到忧愁,因为他总是特别同情穷人(见可十二41–44)。耶稣引用两节经文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赛亚书五十六章7节和耶利米书七章11节。同时,他也揭露了宗教领袖的罪恶。犹太人认为圣殿首先是祭祀的地方,但耶稣认为圣殿首先是祷告的地方。诚实的祷告本身就是献给神的祭物(诗一四一1–2)。宗教领袖提倡传统观念,里面填满各种清规戒律,而耶稣一眼就看透他们的宗教不过是装腔作势。摩根指出,“贼窝”就是盗贼藏身之处。大祭司和文士用圣殿和宗教服侍来“掩盖”他们的罪恶和虚伪。以赛亚(赛一10–17)和耶利米(耶七1–16)都警告当时的犹太人,有形的圣殿不是蒙福的保障,要紧的是人心里的圣殿。以色列民族从前不听先知的警告,如今也不听主耶稣的警告。文士和大祭司听说主耶稣做的事之后,就想法子要抓他(见可十四1–2),却不知如何下手。犹大会帮他们解决困难。我们先别急着谴责犹太宗教领袖,应该先反省我们自己的侍奉,看看我们是不是也在贩卖福音。基督徒团体之外的人是否认为我们的教堂是祷告的圣殿?教会是否欢迎各族各民?教会成员主日跑去教会,是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我们“去教会做礼拜”是为了装好人,还是为了敬拜神、荣耀神?如果主耶稣现身我们的教堂,他会怎么做?

路加福音的叙事接着说,

4. 谴责(路十九45–48)。那晚,耶稣在伯大尼住宿(太二十一17),第二天一早进入耶路撒冷。就是在那时,他斥责无花果树(可十一12–14),第二次洁净圣殿。 (第一次洁净圣殿见约翰福音二章13至22节。) 外邦人院是圣殿里外邦人唯一可去的地方。犹太人可以在那里向“异教”邻舍作见证,向他们传讲独一永活的真神。但是,那个地方非但没被用来传福音,反倒成为“宗教市场”,供别处来的犹太人兑换银钱、购买规定的祭物。祭司们经营这项生意,获利颇丰。祭司没有为人民祷告,反倒鱼肉百姓!圣殿不再是“祷告的殿”(赛五十六7),却变成了“贼窝”(耶七11)。坎贝尔・摩根(Campbell Morgan)提醒我们,“贼窝”是窃贼干了罪恶勾当之后逃去躲藏的地方。宗教领袖用圣殿的服侍来掩盖他们的罪行(见赛一1–20)。然而,在痛斥他们之前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去教会参加崇拜,是否只是为了给人留下敬虔的好印象呢?耶稣留在圣殿里,使它成为需要帮助之人聚集的地方。他治好了有病和饱受痛苦的人,教导人神的话语。假冒为善的宗教领袖试图除掉他,但主的时候还没有到,他们无法动他。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与耶稣辩论,试图抓住他话语里的把柄(路二十),然而他们失败了。当耶稣的时候来到,他会向他们屈服,而他们要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义无反顾的神子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最终来到了耶路撒冷。在他服侍的最后一周期间,耶稣将英勇面对仇敌,勇敢走向十字架,为世人的罪孽而死。耶稣仍在呼召我们刚强壮胆!

默想:

主耶稣洁净圣殿的确是惊世骇俗的举动,祂并不是血气冲动,而是发义怒。我们不要太快对号入座,把今天的教会领袖等同于当日的宗教领袖,虽然的确有不少基督教会也世俗化了,在发义怒之前,我们要省察动机。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冲撞教会的长辈,以为自己有理,但是后来才知道自己的愚昧。主耶稣并不是反权威,祂带来的改革是生命的更新,而不是制度的更新而已。圣殿的拆除不是外在的,照样新圣殿的重建也是属灵的,主耶稣的复活使得教会被建立了,我也成了祂身体的一部份,我是不是有尽力维护圣殿的圣洁呢?

祷告:

主啊,谢谢祢为我死而复活,使我原来破败的生命得着更新,我要尽力维护圣殿的圣洁,不轻易沾染世俗,就是使我的生命显出祢的荣耀来!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