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灵修

恐吓瞎子的父母

约翰福音9:13-34

诗歌:奇异恩典

1.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巳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2.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

3. 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巳安然经过;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

4. 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
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经文:

请视需要,选择视听或阅读经文。

播放视频

灵训:

2.  “一个先知”(约九13–23) 法利赛人是犹太教的护卫者,因此,得医治的人要被带到他们面前接受调查,这是合乎规矩的。他们研究这个神迹异常详细,这个事实进一步证明耶稣真的治好了那人。若是由病变或外伤引起的失明,是有可能突然复明的,但那人是生来瞎眼的,因此这个神迹就更加伟大了。我们的主所行的神迹经得起敌人周密细致的审查。耶稣刻意在安息日治病,这一举动引起了法利赛人的极大关注。在安息日做工是不合律法的;但耶稣却和泥,抹在瞎子眼睛上,并治好了那人,在文士和法利赛人看来算是做了三件“工”,不合他们定的安息日规条。法利赛人本该因神迹而赞美神,但他们却寻找证据来指控耶稣,真是可悲。倘若人们不肯诚实面对证据,反倒因惧怕而回避问题(见约九22),就不可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再一次,众人因耶稣起了纷争(约九16,也见约七12、43)。宗教领袖判断时只根据一件事,就是违反安息日的人绝不可能是从神来的真先知。他们的思维方式真是“一根筋”,这跟今天的某些宗教人士不无类似。这些法利赛人没有意识到,耶稣给人们带来的是真正属灵的安息,是神赐下的安息,它比安息日更伟大(太十一28–30)。虽然法利赛人威胁他,但乞丐并没有被吓倒。人问他认为耶稣是谁,他就放胆直言:“是个先知。”(请注意平行经文,见约四19)。有些旧约先知,如摩西、以利亚和以利沙,确实行过神迹。犹太人心目中的先知,就是神所差来、靠神的大能行奇事的人。不过,人们授予耶稣这么崇高的称号,宗教领袖可不高兴了。 “这个人不是从神来的”(约九16)。或许他们以为能污蔑这个神迹,让人相信是耶稣预谋了整件事,让人以为耶稣不过在骗人而已:耶稣巧妙地“掉”了包,那个视力正常的人并不是人们熟知的瞎眼乞丐。要找到对耶稣不利的证据,也许最好的办法是盘问那乞丐的父母。因此,法利赛人叫他们来,问了两个问题:(1)“这是你们的儿子吗?”(2)“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他们若拒绝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惹来麻烦;再说,他们若答得不对,跟领袖们期待的相反,也会吃不了兜着走。真是进退两难!第一个问题他们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这乞丐是他们的儿子,他是生来瞎眼的。但他们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却躲躲闪闪。他们说不晓得他怎样得了医治,也不晓得是谁医治了他。接着就采用老一套的“踢皮球”的办法,建议法利赛人去问瞎子本人。毕竟,他已经成人了!在这些盘问和鬼鬼祟祟的回答背后,隐藏着什么?是对人的惧怕。这种惧怕我们在住棚节时碰到过(约七13),在主耶稣过的最后一个逾越节还会再次碰到(约十二42)。这些人寻求从人来的荣耀,而非从神来的荣耀(约五44)。没错,被赶出会堂是件严肃的事,但拒绝真理以致永远失丧还要严重得多。 “惧怕人的,陷入网罗”(箴二十九25)。法利赛人企图给耶稣设圈套,乞丐的父母试图避开人的圈套,可他们到头来却网住了自己!乞丐的父母本该留意以赛亚书五十一章7节和12节的劝告。法利赛人能举出“充分的证据”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别忘了,他们确实掌管着摩西律法,也拥有悠久的犹太传统。但他们却不明白,耶稣基督已经成全了一切礼仪性律法,现在带来了全新的事物。在摩西里,你得到的是预备;但在耶稣基督里,你得到的是成全(见约一17)。

3.  “从神来的”(约九24–34) 法利赛人急于解决这件事,于是又把那人叫来,并让他起誓。犹太人在法庭上“宣誓”时,都会采用“将荣耀归给神”这种形式(见书七19)。但“审判官”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对耶稣存了偏见! “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他们是在警告那证人,最好乖乖跟法庭合作,否则就会被赶出会堂。但那乞丐是块硬骨头,这种恐吓吓不住他。他亲身经历了神迹,所以不怕说出实情。他没有为耶稣的品格辩论,因为他并不认识耶稣,也未曾与耶稣共事或相处过。但有一点他确实知道:现在他能看见了。乞丐的见证(约九25)让我想起诗篇二十七篇。有了约翰福音第九章的光照,再从得医治的乞丐的角度来读,这篇诗会变得更有意义。那乞丐第四次被问道:“他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见约九10、15、19、26)我都能想像得出,乞丐此刻有多么焦躁不安。毕竟,他前半辈子一直都看不到什么,这时有太多的东西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他当然不想在会堂久留;被那些忿怒的面孔包围,反复回答同样的问题,可真够他受的!乞丐的胆量不禁让人佩服!因为他竟然胆敢质问那些被激怒的法利赛人,“莫非你们也要作他的门徒吗?”他预料到答案是否定的,但他仍敢于问他们。这些“审判官”无法驳倒证据,于是就辱骂证人,他们再次抬出了摩西(约五46)。谨小慎微的法利赛人自认为是保守分子,实际上他们却是“防腐剂”。真正的保守人士会从过去提取精华并加以运用,同时他们也会留心神正在做的新事。新事物是源于旧事物的(太十三52)。然而“防腐剂”只是把过去抹上香料,封存起来。他反对改变,也抵挡神正在做的新事。如果法利赛人真的懂得摩西,就会知道耶稣是谁,也知道他正在做什么。领袖们对摩西是谁确定无疑,但耶稣是谁,他们却不能确定。他们不知道耶稣从哪里来。实际上,耶稣早已告诉他们,自己是从天上降下来,是父差他来的(约六33–38、41–42、50–51)。但他们只相信耶稣是马利亚和约瑟的儿子,他来自拿撒勒城(约六42,七41–42)。他们“以外貌”来判断耶稣(约八15),并没有运用属灵的辨别力。这人开了我的眼睛,法利赛人竟不认识,被医治的乞丐有些难以置信。走遍耶路撒冷,开瞎子的眼,这样的人能有几个?这些宗教领袖本该察看行神迹的那位,向他学习,但他们却去调查那神迹。这些“专家”正在弃绝神差给他们的“房角石”(徒四11)。接着,乞丐给“专家”们上了一堂实用神学课。或许此时他想到了诗篇六十六篇18节:“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领袖们把耶稣叫作罪人(约九24),但神却使用耶稣开了瞎子的眼。乞丐的另一个论点也蛮有说服力:耶稣医治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据他们所知道的,以前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所以,神不单听了耶稣,还使他能赐人视力。所以,耶稣怎么可能是罪人呢?但是,冥顽不化的宗教人士既不想面对证据,也不想面对逻辑;他们早就铁了心。法利赛人若肯诚实地掂量事实,就会明白耶稣是神的儿子,也会信他而得救了。领袖们又辱骂乞丐,说他是生在罪中。话虽如此,但他不会死在自己的罪中(见约八21、24);因为在本章结束之前,乞丐就要来信靠耶稣基督。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罪孽里生的(诗五十一5),但我们却不必活在罪中(西三6–7),也不必死在罪中。我们信靠耶稣基督,基督就救赎我们脱离罪恶,并赐给我们喜乐、自由的生命。宗教领袖正式把这人赶出会堂。这意味着他被隔绝,远离朋友和家人,被犹太人当作“税吏和罪人”一样看待。但主正是为他这样的“边缘人士”而来,也绝不会让他们失望。

默想:

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吗?是的!这是亲身的体验,没有人能夺走,也不可能否认。勇敢为耶稣做见证,并不需要高言大智,只要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当我还活在黑暗中的时候,行事为人都受罪恶的辖制,当我重见光明,才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罪人怎么能知罪悔改呢?除非灵魂苏醒,是圣灵的光照与开启,而不是我自身的努力。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让我心灵的眼睛明亮,得以认识祢是我的救主与生命的主。谢谢祢治好我的眼瞎,罪人怎么能知罪悔改呢?除非灵魂苏醒,是圣灵的光照与开启,而不是我自身的努力。我要紧紧跟随祢,常常求圣灵光照引领,行在光明中。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