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灵修

我神为何离弃我

马太福音27:45-54;马可福音15:33-39;路加福音23:44-48;约翰福音19:28-30

诗歌:完成救赎

我来是服事世人,我来是赐予生命,

我来是引导迷途,我来是完成救赎。

他已献上生命,他已完成使命。

成了,成了,完成救赎,成了,成了,完成了。

经文:

请视需要,选择阅读或视听经文。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灵训:

马太福音的叙事中

四、被天父弃绝(太二十七45–56) 耶稣是早上九点被钉上十字架的;从九点到中午,他被悬挂在日光之下。但到了中午,突然有不可思议的黑暗笼罩了大地。这并不是沙尘暴或日食,像某些自由派作家所解释的那样,而是天降的黑暗,持续了三个小时,仿佛一切受造之物都在为造物主默哀。逾越节前,埃及有三天黑暗(出十21–23),而此时,当神的羔羊为世人的罪而死时,地上有三个小时的黑暗。在黑暗降临之前,耶稣至少说了三次话。兵丁钉他十字架的时候,他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他同悔改的强盗讲话,肯定他会进入乐园(路二十三39–43)。他也把自己的母亲交给所爱的门徒约翰照顾(约十九18–27)。但黑暗来临后,耶稣沉默了三个小时。三小时后,黑暗离开了。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句话直接引自诗篇二十二篇1节。就是在那黑暗的时刻,耶稣替我们成为罪(林后五21)。他被父神弃绝!这段黑暗象征了他所承受的审判,那时他为我们“受了咒诅”(加三13)。诗篇二十二篇2节提到白日和夜间,接着第3节赞美了神的圣洁。一个圣洁的神怎会喜悦那个成为罪的儿子呢?耶稣是用希伯来文说这些话的。旁观者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还以为他在呼求以利亚的帮助。如果他们认真聆听并全面查考过诗篇二十二篇,就会明白真理。主又接连讲了三次话。他说,“我渴了”(约十九28),这应验了诗篇六十九篇21节。有人同情他,用醋沾他的嘴唇,其他人则等着看以利亚会不会来救他。然后,他大声喊着说,“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在那一时刻他仍能高声喊叫,表明他能彻底地控制身体的机能。然后,他心甘情愿地交出他的灵魂,断了气。尽管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林后十三4),死时却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三个奇迹同时发生: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震使很多坟墓开了,有圣徒从死里复活。幔子裂开象征着通往神的道路已经开启(来十14–26)。再也不需要圣殿、祭司、祭坛或祭物,因为耶稣已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地震让我们想起神将律法颁布给摩西时,西奈山上发生的情景(出十九16及以下)。各各他的地震表明律法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律法的诅咒被永远废除了(来十二18–24)。裂开的幔子象征耶稣战胜了罪;地震象征他胜过并成全了律法;而圣徒的复活证明他击败了死亡。圣经没有说这些圣徒是谁;或许只是已死的普通信徒。钦定本圣经指出,耶稣复活之后他们才离开坟墓;新美国标准版圣经赞同这一观点。很难相信他们周五下午就获得新生,却一直待在坟墓里直到周日。新国际版圣经指出,这些圣徒是耶稣死时立即复活并走出坟墓的,但是直到耶稣复活之后,他们才进了耶路撒冷城。逾越节那天犹太人不大可能去墓地,因为他们担心会被死者玷污。这些圣徒在那时复活,可能没有人察觉。这一切带出了百夫长和看守耶稣之人的见证,“这真是神的儿子了!”这表明他们有得救的信心吗?不一定。但它的确表明他们的心向真理敞开了。

马可福音的叙事也相仿

午正(可十五33)。中午的时候,黑暗笼罩大地;造物主受苦,被造的世界也不忍目睹。这确实是一个神迹,不是风暴或日蚀之类的自然现象。逾越节正午不可能有日蚀。神用遍地的黑暗对人讲话。首先,犹太人肯定会联想到第一个逾越节。埃及的第九灾是三日的黑暗,接着是最后一灾,头生的被杀(出十22–十一9)。各各他的黑暗宣告神头生的、独生的爱子,神的羔羊,为世人的罪舍了自己的命;也宣告审判即将到来,人类将面临严厉的审判。

申初(可十五34–41)。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讲了七句话,其中三句在黑暗来临之前:“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妇人,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黑暗降临的时候,十字架上静默无声,他正在替我们成为罪(林后五21)。申初的时候,他灵里极其痛苦,在十字架上大声喊道:“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见诗二十二1)黑暗象征耶稣被父弃绝,他是替我们接受审判。和从前一样,在场的人听不懂他的话,以为他在喊先知以利亚。可见,遍满这地的不仅是光线的黑暗,还有人心思的愚昧(林后四3–6;约三16–21,十二35–41)。然后,耶稣说,“我渴了”(约十九28),有士兵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给他尝(见诗六十九21),他说了最后两句话:“成了”(约十九30),“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二十三46;见诗三十一5)。耶稣不是被人杀死的,他主动为我们摆上自己,把命舍去(约十11、15、17–18);耶稣不是殉道者,他是甘心乐意地献上,成为世人的赎罪祭。耶稣死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地震(太二十七51),圣殿幔子裂成两半。幔子使人和神隔绝,但是现在,耶稣的死给全世界的人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12–22;见约十四6)。神赐下律法的时候,西奈山上有地震(出十九16–18),如今,律法在耶稣基督里已经成全了,律法的咒诅已经涂抹了(罗十4;加三10– 14)。借着他的牺牲,耶稣不仅救赎我们脱离律法的捆绑,而且让我们不再受整个祭祀制度的辖制,得了自由。罗马百夫长的见证震撼人心,要知道这句话会让他付出代价:犹太人和罗马人都会鄙视他。耶稣基督真是神的儿子,这是马可福音的一个重要主题(可一1、11,三11,五7,九7,十四61–62)。耶稣的神性让他的仆人身份显得更加奇妙、更加高贵(腓二1–11)。

路加福音的叙事中

五、耶稣和父神(路二十三44–49) 我们必须牢记,主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是他和父之间的永恒约定。主没有像殉道者那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也不仅仅是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清楚写明,耶稣不是为自己的罪而死,因为他没有罪;他是为我们的罪而死。他将自己的生命献上作为赎罪祭(赛五十三4–6、10–12)。长达三小时的黑暗是个神迹。那不是日食,因为逾越节期间是满月,不可能出现日食。那是从天而降的黑暗,当神子替我们成为罪(林后五21)时,黑暗笼罩了十字架。造物主受苦受死时,天地万物似乎都为之动容。以色列人在埃及过第一个逾越节之前,有三天的黑暗(出十21以下)。当耶稣挂在十字架上,神的羔羊为世人的罪死之前,也有三小时的黑暗(约一29)。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5至46节和马可福音十五章33至34节都记载了主在黑暗结束时的呼喊,它引自诗篇二十二章1节,“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种被弃绝的痛苦是什么并没有解释,我们也无从得知耶稣的感受,但它无疑与主为我们成为罪这个事实有关。主大声呼喊,“成了”(约十九30),这是胜利的宣言。主完成了父交给他的工作(约十七4)。救赎之工已经做成,预表和预言都成就了(来九24以下),救主现在可以安歇了。随后,主在十字架上对父说了最后一句话,“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见诗三十一5)实际上,这是犹太儿童的睡前祷告,它告诉我们主是满怀信任、甘心情愿(约十17–18)和得胜地死去的。那些称耶稣为救主的人,也能带着同样的自信和确据离世(林后五1–8;腓一20–23)。主交出他的灵魂时,圣殿的幔子被“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可十五38)。这一神迹向祭司和人们宣告,进入神同在的那条路,现在向所有愿意凭信心靠耶稣基督来到神那里的人敞开(来九1–十25)。罪人不再需要地上的圣殿、祭坛、祭牲或祭司,因为神子已经做成救恩的工作,这一切都成就了。路加记载了对基督临终时发生之事的三种反应。负责行刑的百夫长作见证说,“这真是个义[无辜的]人,是神的儿子!”(可十五39;路二十三47)他对黑暗、地震印象深刻(太二十七54),当然还有耶稣受苦、受死的方式。他一定深为震惊,因为耶稣呼喊之后立刻断了气,而受十架酷刑的罪犯常常拖好几天才死去,根本没有力气说话。来看热闹的人慢慢散去,有些人捶着胸,自觉有罪(路十八13)。这些人是信徒吗?可能不是。他们只是看客,来看行刑,但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事足以指证他们自己的罪。

约翰福音的叙事

2.受死(约十九28–30) 我们的主知道事态的进展;他顺服父的旨意,一切尽在掌握中。他不肯喝有止痛作用的酒(太二十七34),尽管当时把这种酒给被钉十字架的人喝是常例。为了应验圣经的预言(诗六十九21),他说,“我渴了”。他所忍受的是身体真正的痛苦,因为他有着人的身体。在这黑暗的三小时之后,耶稣开始感受到神的震怒,并与他隔绝(太二十七45–49)。把黑暗、口渴和分离这三样放在一起,就是地狱般的光景!他口渴,有身体方面的原因(诗二十二15),也有属灵方面的原因(诗四十二1–2)。有一位兵丁可怜耶稣,他用海绵蘸了他们自己喝的那种廉价的醋,伸到耶稣嘴边,给他润润嘴唇。我们一定不要想像耶稣被挂在很高的十字架上,士兵够不到。他的脚大概离地面一米多高,若有人想要把海绵绑在苇子上,伸到他的嘴边给他喝,也是很容易的事。如今,我们若拿出自己的东西,分享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也是“给耶稣喝”了(太二十五34–40)。诗篇六十九篇有着强烈的弥赛亚含义。请留意诗篇六十九篇3节:“我⋯⋯喉咙发干”。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五章25节提到了诗篇六十九篇4节,我们也应该把诗篇六十九篇8节和约翰福音七章3至5节联系起来看。约翰福音二章17节引用了诗篇六十九篇9节。约翰福音十九章28至29节提到了诗篇六十九篇21节。请留意诗篇六十九篇强调的“辱骂”这个词(诗六十九7–10、19–20),以及“深水”这个意象(诗六十九14–15;也见路十二50 )。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说了七句话,就是人们所知的“十架七言”。首先,他想到了别人:那些把他钉十字架的人(路二十三34),那位信他的盗贼(路二十三39–43),以及他的母亲(约十九25–27) 。最核心的那句话是关乎他和父的关系(太二十七45–49)。最后三句话是关于他自己:他的身体(约十九28–29)、他的魂(约十九30;也见赛五十三10)、他的灵(路二十三46)。他喝了那醋,仍是口渴,但他却有能力发出胜利的喊声。他大声喊着说:“成了!”在希腊文文本中,这个词用的是tetelestai,意思是:“完成了,已经完成了,永远完成了!”我们主的痛苦的确结束了,但这句引人注目的话还包含着更多的内容。许多旧约里的预表和预言至此都应验了,一次乃至永远的赎罪祭也献上了。我们如今不大熟悉tetelestai这个词,但在主后1世纪的时候,各色各样的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这个词。仆人会向主人汇报说:“您所分派我的事,我已完成了”(见约十七4)。祭司检查祭牲,发现它的确毫无瑕疵,也会说:“成了”。耶稣当然是神完美的羔羊,没有污点,也没有残疾。艺术家画完一幅画作,或者作家写完一部作品,他也会说:“成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完成了神一直在画的图画,完成了神写了几百年的故事。因着十字架,我们就明白了旧约里所记载的礼仪和预言。或许tetelestai这个词最重要的意思就是商人所说的:“债务已完全还清了!”当耶稣在十字架上舍命时,他完全满足了神律法的公义要求;他完全为我们还清了罪债。旧约里的任何祭物都不能除去罪,它们的血只能遮盖罪。但神的羔羊所流的宝血却能够除去世人的罪(约一29;来九24–28)。从前,有一位古怪的传道人,名叫亚历山大·伍腾(Alexander Wooten)。有一天,一位轻浮的小伙子来到他面前,问他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得救呢?” “太晚啦!”伍腾回答说,随后就做着自己的事,不再理他。这位小伙子大感惊异,于是问道:“你是说我现在想要得救太晚了吗?做什么也不行了吗?” “太晚啦!”伍腾说,“都做完了!你只要相信就行了。” 耶稣基督受死是约翰福音的重要主题。在耶稣正式开始服侍之前,施洗约翰就宣告了他要受死(约一29、35–36)。我们的主第一次提到这个主题是在约翰福音三章14节,那句经文给出的意象就是被钉十字架(也见约八28,十二32)。耶稣经常谈到“背起十字架”(太十38,十六24)。彼得承认他信耶稣是基督之后,耶稣明确宣告自己要被杀(太十六21)。后来,他又告诉门徒说自己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太二十17–19)。纵观约翰福音,我们可以找到好几个意象,象征主的受死:羔羊被杀(约一29)、圣殿被毁(约二19)、举起的蛇(约三14)、好牧人为羊舍命(约十11–18)、种在地里的麦子(约十二20–25)。这些意象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耶稣受死绝非偶然,它乃是神的预定。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他不是被人谋杀,而是自己心甘情愿地为我们舍命。他的死不仅仅是榜样,而是赎罪。实际上,他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是救赎的工作。有些不信主的人凭空杜撰,说什么耶稣没有真的死去,他只不过是在十字架上“昏厥”了,然后又在凉爽的坟墓里“复苏”了。这真是无稽之谈。有太多的见证人证明耶稣的确是死了:百夫长(可十五44–45)、四卷福音书的作者、天使(太二十八5、7)、犹太人(徒五28)、基督自己(路二十四46;启一18),甚至敬拜主的那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启五9、12)。当然,保罗、彼得和约翰都在他们的书信中提到过基督受死。耶稣的死是自愿的:他甘愿把灵魂交付神(约十九30,也请留意约十17–18)。他“舍己”(加二20)。他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作献给神的祭物(弗五2),为我们的罪作挽回祭(约壹二2)。在路加福音九章31节,他的死被称作“去世”,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是“出离”(exodus)的意思,暗示他是逾越节的羔羊,把他的百姓从为奴之地拯救出来。我们需要永恒的时间来了解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所发生的一切。

默想:

父神为什么沉默?「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神性隐藏了吗?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只是软弱的人吗?或是 神也死了?神人二性合一在耶稣里面一起经历死亡。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遍地都黑暗了。真光熄灭了,罪恶好像得胜了。这是逆转的时刻,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大功告成了。舍己的爱是这个重要敬拜的最高价值,旧约的豫表应验了!我认同莫特曼的看法,父神的心也一定受痛苦,而圣灵则是默默加添圣子的力量,助祂一次献上自己无罪的身体成为永远的赎罪祭!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替我这个罪人忍受与父神分离的痛苦,我怎能不痛哭悔改?求祢帮助我体会祢被父神离弃的感受,并不是死亡而已,而是祢一次献上自己无罪的身体成为永远的赎罪祭!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