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灵修

罗马兵戏弄耶稣

马太福音27:27-31;马可福音15:16-20;约翰福音19:2-3

诗歌:紫色的袍

  1. 紫色的袍荆棘冠冕,芦苇杖在右手;
    兵丁唾面,嘲笑讥讽,我见救主站立;
  2. 祂在罗马守卫面前,承受我们罪责,
    鞭打刑罚,令人掩面,我见救主前行。
  3. 急步奔向巨大十架,高悬在烈日下,
    人类数不尽的罪恶,我见我救主担当;
  4. 悬在十架是创造主,天色渐渐昏暗;
    永远的赎价已偿还,我见救主逝去;
  5. 祂曾怀怜悯到世上,现在高天掌权,
    因为祂对罪人的爱,我歌颂祂的名。

经文:

请视需要,选择阅读或视听经文。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

灵训:

马太福音和其他三部福音书都记载了耶稣受苦受死的历史事实。至于这一事件的神学意义,则留给新约书信的作者去解释。历史陈述是“耶稣死了”,神学解释说“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林前十五3)。让我们来思想主耶稣在那天所遭受的各种痛苦。

马太福音的叙事中

一、被兵丁戏弄(太二十七27–30) 罗马官方对耶稣的控告是,他宣称自己是犹太人的王(太二十七37)。士兵抓住这一控告,向王表示“敬意”。对一个被鞭打过的无辜囚犯来说,这是一种很残酷的方式。但彼拉多却对此不闻不问,他很庆幸终于摆脱了这个犯人。首先,士兵们脱掉了耶稣的衣服,给他穿上一件士兵穿的旧袍子。试想一下,和平之君(赛九6)竟被迫穿上废旧的军装!马太描述这件袍子是朱红色的,但马可说这件袍子是紫色的。其实两者并不冲突;用“紫红色”来形容一件褪色的袍子是恰当的。想像一下,当这件袍子被扔在主血淋淋的身体上时,他是怎样的感受!王都有冠冕,于是士兵用荆棘编了一个冠冕,戴到耶稣头上。他们又把一根苇子塞到他手里,跪在他面前,喊着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重复着这虚假的敬礼,却不知道他们所嘲讽的这一位真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接着,他们又做了一件事,这是臣民绝不会对王做的:他们吐唾沫在他的脸上,又用苇子打他的头。一些士兵跪在他面前,另一些士兵向他吐唾沫或打他的头(赛五十6)。耶稣默不作声地忍受了这一切的羞辱和疼痛,不发一言,也不还击(彼前二18及以下)。他的顺服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刚强的彰显。

马可福音的叙事也相仿。然后,罗马士兵羞辱嘲笑耶稣,鞭打他,朝他吐口水,装作拜他。罗马士兵当然要嘲笑一个自称是王的犹太人! “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约十九12–15)主耶稣默默承受,毫不反抗;这是马可福音的读者在面对当局逼迫的时候需要明白的教训(彼前二21–24)。然而,这还不是人对神儿子所做的最邪恶的事。现在,他们要领他到城外,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神的仆人要为这些钉他的人牺牲,为他们赎罪。

约翰福音的叙事,彼拉多称他为“犹太人的王”(约十八39),于是兵丁决定应该给“王”预备王冠和袍子。犹太人曾因他自称是先知而取笑他(太二十六67–68),而此时,外邦人却因他自称是王而取笑他。在希腊原文中,约翰福音十九章3节所用的动词时态表明那些兵丁反复来到他面前、戏弄他、用手打他。地狱的邪恶势力那一天在彼拉多的大厅里几近全盛。罪给这世界带来了荆棘和蒺藜(创三17–19),因而当创造主在十字架上担当世人的罪时,带着荆棘冠冕才合宜。是他亲手创造了金属,把它埋藏在地里;而今,这金属却被打造成钉子,钉入他的手脚。

默想:

我是否体会主耶稣饱受戏弄的心情?在人生中最难胜过的处境,可能就是饱受戏弄。还记得我刚刚到法国留学,因为法语说得不流利,而饱受同学歧视,到后来我听得懂他们在嘲弄我,却装傻好像自己听不懂,因为不想招惹无谓的争端。当我在国际比赛得奖,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有一位义大利学姊打电话给我,听到我得奖,她就说:「不是真的吧?」我马上大声说:「是真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很幼稚,也暴露出自己其实受不得气。主耶稣饱受戏弄其实是为了我,祂明明是我的主、我的王,却要戴荆棘冠冕、披紫色的袍,「犹太人的王」不是尊称,而是嘲讽?祂忍辱含羞都是为了拯救像我这样不配的罪人,我还有什么忿忿不平呢?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谢谢祢为我忍辱含羞!祢明明是我的主、我的王,却要戴荆棘冠冕、披紫色的袍,「犹太人的王」不是尊称,而是嘲讽?都是为了拯救像我这样不配的罪人?求祢帮助我不要受不得气而忿忿不平,我要深深体会主耶稣饱受戏弄的心情!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